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的高度。
逼我自考的不是生活,而是贫穷
我2015年专科毕业,本想在武汉找一个简单的工作,每个月挣3000块钱,够自己一个人生活就行。
哪想天不遂人意,大学毕业后一年的时间里,我换了五份工作。因为没有特别的技能,学历又低,我只能做销售。
前前后后我从事过:贷款、股票、互联网、租房、教育几个行业,但业绩平平。做的好的时候一个月挣四五千,不好的时候一个月只有一两千,这让我倍感焦虑。
业绩不好的时候,我就失眠,心里不停的想自己怎么样才能摆脱现在这样的情况。
后来,我在喜马拉雅听课的时候听到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就去学习吧,因为只有这条路永不会错。”
长痛不如短痛,2016年,我决定参加自考。因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不是很自信,我决定听老师的,选择较为好考的行政管理本科,再加上这个专业是武汉大学主考,考下来也算是个985本科,出去也能好听一点。
自考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有学习的天赋
报名自考后,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我辞去了原来的销售工作,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
因为只有稳定的工作才能给我稳定的学习时间。
刚开始,我对自考一窍不通。是程老师指导我,帮我安排了考试计划。
程老师告诉我,我的14门科目里有3门公共基础课可以免考,自己考11门就可以,所以3门公共课先不要考就从专业课开始。(小管家:2018年及之后注册的学生暂时不能免考)
我自考的两年时间里一共参加4次考试,这4次考试的课程安排是这样的:
①公共政策(45)/行政法学(65)/西方政治制度(72)/社会学概论(60)
②公共政策(6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82)/中国文化概论(77)/社会学概论(67)
③领导科学(70)/行政组织理论(80)/公务员制度(72)
④毕业论文答辩(75)
说实话,我的成绩不算好看,因为没有高分,基本都是六七十分,低空飘过。和我一起自考的朋友,有的均分都在80多,我要求不高及格就行。
这期间我补考过两门科目,一个是公共政策,另一个是社会学概论。
公共政策的挂科,是我意料之中,因为第一次考试,四门科目确实有点多,学习没有重点,考场也比较紧张,就一通胡写。
社会学概论虽然低空飞过,但是老师说要拿学位的话这门科目得考到65以上,于是在第二次又考了一遍。
关于我的学习方法
在自考之后,我才发现,我曾经的学习都不算是学习。
小学、初中、高中,我一直都是被动学习的状态。因为父母、老师的压迫,我都是被动输入,所以对知识有本能的抗拒。
而自考之后呢,我是被迫主动输入。因为自考没有老师会主动给我讲课,我得自己主动学。毕竟书在那,它也不会自己长腿跑到我脑子里。
于是我想了个方法激励自己学习:我按照老师给的学习计划,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吃一个自己一直想吃却舍不得吃的东西,一个自己一直想买却一直犹豫没买的东西。
这样把购物的欲望转化成学习的欲望,既可以控制自己输出,又能督促自己输入。当然,期间还少不了身边小姐妹们的压制。
对于学习上,我有几点建议:
一、一定要利用好碎片时间
其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碎片时间被浪费,刷牙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曾经这些时间,我都是用来听歌,后来发现这些时间用来听录音课程也挺有意思的。
二、做真题比背书更有用
我不喜欢看书,所以教材,我是真的没有怎么看过。主要就是看重点手册和真题试卷。卷子里真的真的真的有可能遇到原题!!!不信你自己试试!
做了真题试卷之后你会发现,出题老师真是用心良苦,每年都是一样的题目反复考。
三、整理错题就是整理重点
我尝试买过一些重点资料,最精简的资料也是厚厚一叠,几个月都背不完,我最讨厌背书。
所以我就反复做卷子,一张卷子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和总做错的题都列出来,最后做成一个我自己的重点手册,考前反复看。
经过几次考试后,我就发现一个事情,自考真的不难。我想那些总说自考难的是不是专业没选好?对于我考的这个专业真的只要重复我上面说的三点绝对能考过才对啊。
其实学习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做起来难。
就像减肥,都知道跑步可以减肥,但是跑步这么简单的事情谁都能做,却不是谁都能瘦,因为不能坚持。
学习也一样啊,就是背和写,重复坚持,但是大多人无法坚持。我有时候也想放弃,但是想想自己还想苟且下去吗?不想去大城市挣钱吗?挣钱能有学习难吗?
如果有学历和入户需求的伙伴们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师锦入户的老师们,也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师锦教育,了解更多关于户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