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试行)》及实施细则,构建了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1+N”制度框架。这次积分入户入学新政说了什么?又会对来穗人员提供什么便利?我们一起来看看。
积分指标体系中有具体有10大加分指标和1项减分指标,分别如下:
加分指标
合格稳定住所指标
居住证每满1年计3分,指标分值上不封顶。
申请人居住地由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转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区域的,每满一年计2分,最高不超过10分;申请人或申请人夫妇共同在从化区、增城区拥有自有产权住房的增加5分。
合法稳定就业指标
在穗就业(创业)并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含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每个险种每满1年计1分。
文化程度指标
该指标是为了吸引和留住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增添城市活力。
年龄指标
年龄分值向青年人口倾斜,是为了优化广州人口年龄结构,缓解广州人口老龄化进程。
技术能力指标
该指标是为了突出向技能人才倾斜,旨在引进广州先进制造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创新创业指标
该指标是为了鼓励人才在穗创新,吸引人才在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急需工种或职业资格、服务行业指标
该指标是为了在城市必需的公共服务领域就业的来穗人员(如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建立融入广州的通道,稳定城市必需的公共服务领域员工队伍。
社会服务和公益指标
该指标是为了对做出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的来穗人员给予一定的鼓励,发扬雷锋精神,体现社会正能量。
纳税情况指标
该指标是为了鼓励人才在穗创业,向创业成绩优异、社会贡献明显的人才倾斜。
表彰奖励指标
该指标是为了鼓励来穗人员在穗建功立业,向在广州工作期间获得奖励的来穗人员倾斜。
减分指标
违法违规、信用不良
主要包含信用不良记录、偷漏税行为、受到治安处罚、受过刑事处罚等扣减分数上不封顶,是为了体现诚信守法的政策导向。
那么相对比之前,入户入学新政有什么变化,现在这套政策标准具体有什么作用。
其中有一点特别突出:对申请人居住地由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转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区域的,每满一年计2分,最高不超过10分,对申请人或申请人夫妇共同在从化区、增城区拥有自有产权住房的增加5分,有助于通过加强落户引导实施中心城区“抽疏”战略,使城市人口分布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