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作为学历提升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有不少人想要通过这种形式提升学历,很多人认为自考学历非常难。那么,自考本科含金量高不高?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简称“自考”,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自考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国13亿人口中,平均每30人就有1人参加自考。
50.6%的人认为“与同等学历、同等院校的统招文凭相比,自考文凭含金量更高”,80.0%的人认同“自考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努力,自考生会比统招生更优秀”。但同时,72.1%的人认为自考生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社会广泛存在的歧视和不理解”,70.4%的人认为“自考生更容易受到用工单位的歧视,就业更难”。
现在统招院校的关卡主要在高考这一道,是“严进宽出”。普通高校生入学以后,学校的要求就比较宽松,不好好学也能混过去,毕业“放水”现象比较严重。其实普通高校应该是“严进严出”的,但目前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自考却是“宽进严出”,虽然门槛不高,但要求学生一门门考下来,需要很大毅力,这样取得的文凭含金量会有所保障。我的学生中有不少就是通过自考取得本科文凭,然后再读硕士、博士的。我感觉他们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不像有些统招生那样容易懈怠。
如果你已经没有其他可能拿到统招文凭,自考文凭还是很重要很必要的,无论今后考研还是出国还是就业,自考都是目前除统招文凭以外最能得到认可的。
自考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因为自考绝不是“取证班”,正是因为这样自考才能得到这样高的认可。目前世界上共有26个国家承认中国的高等教育自考学历。国家也有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在就业、工资、户籍管理上享受与普通高校相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同等待遇。
自考将来的发展应该多样化,它的职能、功能应该拓展,不能仅仅定位为一种“学历文凭考试”。有学者认为自学考试可以向农村、农学方面推广,有人建议往职业化方向发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自考的“爪子”可以伸到更多的地方。另外,就是加强自考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沟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这样自考才有能力向多重方向发展。